作為一位在臺北街頭巷尾找尋美味超過十年的資深吃貨,泰國菜那股酸辣甜鹹的魔力,真的讓我無法抗拒。這幾年臺北的泰式餐廳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,踩過雷,也挖到過寶。今天,就讓我這個「泰」痴,用最真實、最生活的角度,跟你聊聊我最愛的臺北泰式料理,分享我的口袋名單,也說說那些藏在美味背後的故事和小遺憾。
目錄
為什麼我這麼迷戀臺北泰式料理?
喔,說來好笑。第一次愛上泰式料理,其實是在曼谷街頭被一碗看似普通的船面「KO」了。那股濃鬱複雜的湯頭,香料在嘴裡跳舞的感覺,回來臺北後念念不忘。結果發現,要在臺北泰式料理中找到那種地道感,還真得花點心思。不是加點魚露、放點香茅就叫泰式了嘛!我得找那種能把泰國靈魂帶過來的店。
臺北的泰式餐廳真的超多,從高階餐廳到路邊小店都有。你想找哪種?是適合約會、帶爸媽去的好環境?還是下班後就想快速扒碗打拋豬配飯的爽快?或者就想挑戰北泰那種粗獷的燒烤風味?臺北泰式料理的選擇多樣性,絕對能滿足你不同的胃和心情。問題是,哪家才真的值得你掏錢?哪家只是吃個氣氛?這就是我這吃貨存在的意義啦!
臺北泰式料理大不同!搞懂派系才不會點錯菜
你知道嗎?其實泰式料理內部也分門派的!搞不清楚,點菜時可能會有點小失望。簡單來說:
- 泰中曼谷風: 這大概是大家最熟悉的。調味比較均衡,該酸就酸,該甜就甜,該辣也不會手軟。像是綠咖哩雞、泰式炒河粉(Pad Thai)、酸辣蝦湯(Tom Yum Goong)這些都是經典款。臺北泰式料理的大多數餐廳,都是以這個風格為主。
- 泰北清邁/清萊風: 哇,這個我超愛!味道更原始粗獷一點,很多烤物,香料用得更大膽直接。像青辣椒醬(Nam Prik Noom)、酸肉(Sai Oua)、咖哩麵(Khao Soi)這些都是代表。吃起來感覺更「野性」,更過癮!在臺北泰式料理版圖裡,專門做北泰風味的相對少些,但找到的都是寶藏。
- 泰東北依善風: 這個就真的比較小眾了,特色是大量使用烤糯米飯和生菜,搭配各種辛香蘸醬(Jaew),口味偏重、偏辣。臺北泰式料理中能完整呈現依善風情的,我目前還沒遇到非常滿意的。
- 泰南風: 靠近馬來西亞,所以咖哩裡會用到更多薑黃等香料,椰奶味更濃,也常融入一些馬來元素,口味偏重偏甜。臺北泰式料理裡做南泰的也不多。
- 街頭小吃: 這就不用分地區了,就是在泰國街頭巷尾最常看到的美味!烤肉串(Moo Ping)、烤糯米(Khao Niao)、炸香蕉、各式涼拌青木瓜沙拉變化版 等等。有些臺北泰式料理小店或夜市攤位做得不錯。
下面這張表,幫你快速釐清重點差異:
派系 | 風味特色 | 代表菜餚 | 在臺北常見度 | 個人偏好度 |
---|---|---|---|---|
泰中曼谷風 | 均衡、經典、接受度高 | 綠咖哩雞、Tom Yum湯、Pad Thai、打拋豬 | ★★★★★ (超高) | ★★★★☆ (穩定安全) |
泰北清邁風 | 粗獷、辛香、烤物多、偏酸辣 | Khao Soi (咖哩麵)、Sai Oua (酸肉)、青辣椒醬 | ★★☆☆☆ (較少) | ★★★★★ (最愛!) |
泰東北依善風 | 重辣、生鮮蔬菜多、蘸醬特色 | 各種Jaew醬、烤雞、生菜包 | ★☆☆☆☆ (稀有) | ★★★☆☆ (嚐鮮有趣) |
泰南風 | 椰奶濃鬱、偏甜、薑黃風味 | 南泰咖哩、Massaman咖哩 | ★★☆☆☆ (較少) | ★★★☆☆ (偶爾換味) |
街頭小吃 | 快速、美味、價格親民 | 烤肉串、青木瓜沙拉、炸物 | ★★★★☆ (高) | ★★★★☆ (解饞必備) |
臺北泰式料理點菜秘笈:看懂關鍵字,不踩雷!
選單上那些泰文音譯或中文,到底代表了什麼?掌握幾個關鍵字,點菜成功率大增:
- Tom Yum (冬蔭): 酸辣湯!海鮮的通常叫 Tom Yum Goong。看到這個,愛酸辣的重口味者必點。但記得問辣度,有些店下手很重!
- Gaeng (แกง): 咖哩。Gaeng Keow Wan (綠咖哩)、Gaeng Daeng (紅咖哩)、Gaeng Phet (辣咖哩)、Gaeng Massaman (馬薩曼咖哩)。綠咖哩通常最溫和(但也可能很辣!看店),紅咖哩香辣,馬薩曼偏甜香料味重。記得搭配米飯!這是我評斷一家臺北泰式料理基本功的重要指標。
- Pad (ผัด): 炒。Pad Thai (泰式炒河粉)、Pad See Ew (泰式炒寬粿條)、Pad Kra Pao (打拋料理)。經典不敗款。打拋豬(Pad Kra Pao Moo)是我的白飯殺手,但臺北有些店炒得太濕或肉末太細,不夠香不夠乾爽,可惜。
- Yam (ยำ): 涼拌!通常是酸辣開胃菜。Som Tum (青木瓜沙拉) 就是最知名的Yam。喜歡清爽酸辣脆口的點下去就對了。臺北有些店會問你要不要加蝦米、鹹蛋,這就看個人喜好。
- Larb (ลาบ): 肉末沙拉。用絞肉(豬、雞、牛)混合香草、辣椒粉、魚露、檸檬汁等拌炒而成,通常配生菜吃。酸辣鹹香,非常開胃下飯。好吃的Larb香氣撲鼻,臺北有些店做得像肉燥,那就可惜了。
- Gai / Moo / Nua / Pla: 雞 / 豬 / 牛 / 魚。認明主食材。
- Khao (ข้าว): 飯!Khao Niao (糯米飯) 配烤物或沙拉超棒!Khao Suay (香米飯) 是配咖哩主食的靈魂。有些臺北泰式料理的糯米飯蒸得太軟爛,失去Q勁,這點我滿在意的。
我的嚴選!臺北泰式料理十大愛店深度剖析 (排名不分先後,各有千秋)
好了好了,我知道大家最想看的就是這個!經過無數次親身踩點(還有荷包消瘦的代價),精挑細選出這十家我真心覺得值得一試的臺北泰式料理。每家我都會老實講,優點缺點不藏私!記得,口味是很主觀的,我覺得好的你可能覺得還好,反之亦然,參考參考囉。
1. 香米泰國料理 (Homes Thai Cuisine)

- 地址: 臺北市大安區復興南路一段巷弄 (忠孝復興站附近,詳細地址請自行谷歌,很容易找)
- 營業時間: 午餐 11:30 – 14:30 / 晚餐 17:30 – 22:00 (週一公休,記得預約!)
- 價格區間: 單點菜餚約 NT$280 – $580,白飯 NT$30/碗,飲料甜點另計。中高價位,但食材和口味對得起價格。
- 必點選單: 檸檬魚 (整尾!酸辣鮮香,魚肉細嫩), 綠咖哩雞 (濃鬱滑順,香料平衡得絕妙), 蝦醬空心菜 (鑊氣十足,蝦醬濃而不腥), 泰式奶茶 (必點!濃醇香), 芒果糯米飯 (季節限定,但超好吃).
- 個人評價介紹: 這家是我心中「精緻泰餐」的代表之一。老闆據說對食材非常堅持,口味調整過,更符合臺灣人接受度,但該有的泰國風味精髓都在。環境舒適,服務細心(雖然有時候太忙會稍慢)。檸檬魚真的每次必點,那個湯汁澆飯… 天啊!缺點就是價格不太親民,而且一定要預約,現場排隊等到天荒地老。想吃好一點的臺北泰式料理,這裡是首選之一。
2. 泰集 Thai Bazaar
- 地址: 臺北市大安區大安路一段號 (靠近東區商圈)
- 營業時間: 午餐 11:30 – 14:30 / 晚餐 17:30 – 22:00 (週末通常全天營業)
- 價格區間: 單點菜餚約 NT$250 – $550,也有多人套餐組合。中高價位。
- 必點選單: 酸辣生蝦 (新鮮彈牙,酸辣醬汁嗆辣過癮), 月亮蝦餅 (厚實飽滿,真材實料), 黃咖哩軟殼蟹 (濃鬱咖哩包裹酥炸軟殼蟹,下飯神器), 清蒸檸檬鱸魚 (跟香米風格不同,但一樣精彩), 摩摩喳喳 (料多味美).
- 個人評價介紹: 裝潢很有南洋度假風情,氣氛很好,很適合聚餐或約會。菜色選擇超級豐富,從經典到創意都有。他們家的酸辣生蝦我真的超愛,夠新鮮才敢這樣做。黃咖哩軟殼蟹也是我的最愛之一,濃稠的咖哩配上酥脆的螃蟹,罪惡但滿足。缺點也是價格偏高,而且東區店人潮洶湧,環境比較嘈雜。想找氣氛好、菜色多樣的臺北泰式料理,泰集是安全牌。
3. Lady nara (曼谷新泰式料理 – 臺北南港店/統一時代店)

- 地址: (南港店) 臺北市南港區忠孝東路七段號 (CITYLINK南港店) / (統一時代店) 臺北市信義區忠孝東路五段號 (統一時代百貨臺北店) (其他分店請查詢)
- 營業時間: 配合百貨公司,通常 11:00 – 21:30
- 價格區間: 單點菜餚約 NT$250 – $480,飲料甜點 NT$150-$250。中價位。
- 必點選單: 三色芒果糯米飯 (視覺味覺雙享受,糯米Q彈), 泰式舒肥松阪豬 (嫩!搭配特製沾醬超開胃), 酥炸椒麻雞 (外酥內嫩椒麻香), 泰式奶茶千層蛋糕 (創意甜品,奶茶味濃), 蝶豆花系列飲品 (好看又好拍).
- 個人評價介紹: 這是來自曼谷的知名連鎖品牌,走的是比較時尚、舒適、帶點創意的新泰式風格。非常適合姐妹淘聚餐或想拍美照打卡。菜餚精緻度夠,口味有調整過,比較溫和,接受度高。三色糯米飯真的漂亮又好吃。環境明亮舒適,服務不錯。缺點是「泰」味相對沒那麼濃烈傳統,比較像經過包裝的流行版泰式料理,而且百貨公司餐廳,價格包含一些環境成本。想吃點不一樣、好拍照的臺北泰式料理,Lady nara很適合。
4. 晶湯匙泰式主題餐廳 (京站店/信義店等)
- 地址: (京站店) 臺北市大同區承德路一段號 (京站時尚廣場) / (信義店) 臺北市信義區松壽路號 (新光三越A4) (多家分店)
- 營業時間: 配合百貨公司,通常 11:00 – 21:30
- 價格區間: 單點菜餚約 NT$280 – $520。中高價位。
- 必點選單: 招牌月亮蝦餅 (厚度實在,蝦肉鮮甜), 清蒸檸檬鱸魚 (酸辣夠味,魚肉嫩), 香酥椒麻雞 (皮脆肉多汁), 蝦醬高麗菜 (清脆入味), 摩摩喳喳 (經典款).
- 個人評價介紹: 老字號的連鎖泰式餐廳,品質穩定,分店多,方便。口味也是經過調整的臺灣人偏好版本,該有的酸辣甜都有,但不會過於刺激。招牌月亮蝦餅確實是強項,厚實飽滿。環境整潔,服務有一定水準。缺點是相對缺少驚喜感,口味比較「標準化」,價格不算便宜。適閤家庭聚餐或不想踩雷時選擇。算是百貨公司裡穩扎穩打的臺北泰式料理選擇。
5. 泰鼎泰式料理 (敦化店/其他分店)

- 地址: (敦化店) 臺北市松山區敦化北路巷弄 (多家分店,建議查詢)
- 營業時間: 午餐 11:30 – 14:30 / 晚餐 17:30 – 22:00 (各分店可能微調)
- 價格區間: 平日午餐吃到飽 NT$550+10% / 平日晚餐 & 假日全天 NT$650+10%。主打吃到飽!
- 必點選單: 既然是吃到飽,就勇敢點下去!個人推薦:涼拌花枝 (爽脆), 椒麻雞 (現炸好吃), 咖哩草蝦 (入味), 泰式烤豬肉串 (香), 月亮蝦餅 (吃到飽能多拿幾片)。當然還有經典的綠咖哩、打拋豬、蝦醬空心菜等。
- 個人評價介紹: 這家是我要推薦給「大食量」、「想一次吃遍多種經典菜色」的朋友!採點餐式吃到飽,現點現做。口味在水準之上,雖然稱不上頂級精緻,但以吃到飽來說,誠意十足,品項豐富。適合學生聚餐、食量大的朋友聚會。缺點是人多時出菜可能稍慢,環境比較熱鬧(吵雜),追求精緻用餐體驗的可能不適合。想要大碗滿意、CP值高的臺北泰式料理吃到飽,泰鼎是個好選擇。
6. 象廚泰式料理 (延吉店)
- 地址: 臺北市大安區延吉街巷弄 (靠近國父紀念館站)
- 營業時間: 午餐 11:30 – 14:00 / 晚餐 17:30 – 21:30 (週末可能延長,建議確認)
- 價格區間: 單點菜餚約 NT$180 – $380。價格相對親民!
- 必點選單: 打拋豬肉飯 (口味地道,香辣下飯,可選辣度), 綠咖哩雞飯 (濃鬱夠味), 酸辣海鮮湯 (Tom Yum Goong, 份量足味道正), 泰式奶茶 (好喝), 涼拌海鮮。
- 個人評價介紹: 這家是我的平價愛店!老闆是泰國華僑(或泰國人?感覺口音是),口味相當地道,主打個人份的簡餐類,也有多人合菜。打拋豬炒得乾香夠味,辣度可以調整,非常下飯。價格真的實惠,份量也OK。環境就是簡單乾淨的小店,不要期待華麗裝潢。老闆/店員有時會酷酷的,但動作很快。想吃地道、快速、不傷荷包的臺北泰式料理,象廚絕對是首選之一。缺點是座位不多,尖峰時段要等。
7. 泰滾 Rolling Thai 泰式火鍋 (南京概念店/忠孝店)

- 地址: (南京店) 臺北市中山區南京東路段 / (忠孝店) 臺北市大安區忠孝東路段 (詳細地址請查)
- 營業時間: 通常 17:00 – 01:00 (凌晨) (午餐時段請確認各分店)
- 價格區間: 鍋底 NT$400+,肉盤海鮮單點 NT$200 – $600+,也有套餐組合。中高價位。
- 必點選單: 招牌冬蔭功鍋 (經典酸辣湯底必點), 椰奶雞鍋 (香濃滑順), 泰拳蝦餅 (特色蝦餅,造型有趣), 綜合海鮮拼盤 (新鮮), 泰奶/奶茶冰沙 (搭配火鍋很讚).
- 個人評價介紹: 把泰式料理的精華做成火鍋湯底!這概念蠻有趣的。招牌冬蔭功鍋底酸辣夠勁,涮肉涮海鮮都適合,椰奶鍋則是溫潤香甜。湯頭本身味道就很濃鬱,食材新鮮度也不錯。環境走時尚網美風,很適合年輕人聚餐打卡。缺點是價格不斐,單點肉盤海鮮加起來很可觀,而且口味偏重(湯底越煮越鹹),吃完負擔感有點重。偶爾想換個口味嘗鮮,體驗不一樣的臺北泰式料理風情,泰滾是個特別的選擇。記得訂位!
8. 曼谷魚泰式家庭料理
- 地址: 臺北市中山區林森北路巷弄 (條通區內)
- 營業時間: 午餐 11:30 – 14:30 / 晚餐 17:30 – 21:00 (建議事先確認,可能公休)
- 價格區間: 單點菜餚約 NT$200 – $450。中價位。
- 必點選單: 酸辣生蝦 (新鮮大隻,醬汁嗆辣過癮), 涼拌海鮮 (海鮮種類多,醬汁清爽開胃), 瑪莎曼咖哩牛 (香料濃鬱溫和,牛肉燉得軟嫩), 檸檬魚 (夠酸夠香), 蝦醬空心菜 (炒得夠味).
- 個人評價介紹: 隱身在條通巷弄內的家庭式小餐館,老闆是泰國人,口味非常道地。酸辣生蝦是招牌,蝦子新鮮大隻,那個特調醬汁酸辣直衝腦門,超級過癮!瑪莎曼咖哩也做得很好,香料層次豐富。店面不大,環境簡單但乾淨,充滿家庭式溫馨感(有時會聽到老闆一家用泰語聊天)。缺點是位置較隱密,座位不多,建議訂位,而且部分菜色份量不算特別大。想找道地、溫馨、有家庭感的臺北泰式料理,曼谷魚值得一訪。
9. 大心新泰式麵食 (臺北車站店/信義店等多店)

- 地址: (北車店) 臺北市中正區忠孝西路一段號 (臺北車站微風) / (信義店) 臺北市信義區松壽路號 (新光三越A8) (非常多分店)
- 營業時間: 配合商場,通常 11:00 – 21:30
- 價格區間: 麵食主餐約 NT$200 – $260,小菜飲料另計。連鎖麵食價位。
- 必點選單: 酸辣海鮮麵 (Tom Yum湯底,料多), 清燉牛肉河粉 (湯頭清甜), 咖哩雞腿麵 (濃鬱), 涼拌金針菇 (開胃小菜), 黑火山泰奶茶 (芝麻霜淇淋+泰奶).
- 個人評價介紹: 瓦城集團旗下的平價泰式麵館,開遍各大百貨美食街。主打就是一碗濃鬱的泰式湯麵。酸辣海鮮麵的湯頭夠味,配料也算豐富(蝦、肉片、丸子等),以這個價格在百貨公司來說,CP值不錯。上菜速度非常快,適合趕時間或簡單吃。缺點是口味相對單一(就是各種湯麵變化),精緻度當然不能跟正規餐廳比,而且有時品質會有點小波動(特別是不同分店)。想快速方便解決一餐,又能滿足泰式口味的臺北泰式料理選擇,大心是方便的選項。那個黑火山甜點蠻有創意。
10. 頌丹泰 Song Dan Thai (信義店/慶城店)
- 地址: (信義店) 臺北市信義區松仁路號 (微風信義 B1) / (慶城店) 臺北市松山區慶城街號 (詳細地址請查)
- 營業時間: 配合商場,通常 11:00 – 21:30
- 價格區間: 單點菜餚約 NT$250 – $480。中價位。
- 必點選單: 海南雞飯 (招牌!雞肉嫩滑,油飯香,三色醬經典), 泰式乾炒河粉 (Pad See Ew鑊氣足), 酸辣豬肉末沙拉 (Larb Moo, 酸辣夠勁), 香蘭葉包雞 (香氣迷人), 泰式奶茶 (好喝).
- 個人評價介紹: 來自泰國曼谷的連鎖品牌,主打海南雞飯,但也提供多樣泰式菜餚。他們的海南雞飯確實是亮點,雞肉處理得軟嫩不柴,金黃油飯香氣足,搭配的三種醬料(黑醬油、辣椒醬、薑蓉)是靈魂。其他菜色如水準也在標準之上,Pad See Ew炒得很有鍋氣。環境明亮乾淨,服務OK。缺點是價格在百貨公司美食街裡算稍高一點,而且招牌海南雞飯畢竟不完全算「純」泰式料理的核心菜色(雖然在泰國很流行)。想吃點不一樣的泰式風味,特別是那碗厲害的海南雞飯作為臺北泰式料理的另類體驗,頌丹泰不錯。
臺北泰式料理消費指南:錢花在刀口上!
臺北泰式料理價格落差很大耶!從百元簡餐到千元大菜都有。怎麼抓預算?我自己的觀察:
- 平價小店/簡餐類: 單人消費約 NT$150 – $350。吃飽吃巧沒問題,環境較簡單。像「象廚」、「老麵攤」和一些夜市攤位都屬此類。CP值高,口味地道與否看運氣。這種店反而是讓我驚喜最多的地方。
- 中價位單點餐廳: 單點菜餚 NT$250 – $550,2-3人點幾道菜分食,人均約 NT$600 – $1,000。選擇最多,環境口味俱佳者眾多。像「香米」、「泰集」、「曼谷魚」都落在這區間。這也是我最常和朋友聚餐的選擇。
- 百貨連鎖/主題餐廳: 單點菜餚 NT$250 – $500+,人均消費與中價位餐廳相近或稍高。環境好,口味調整較溫和,穩定度高但驚喜感略低。「晶湯匙」、「Lady nara」、「頌丹泰」屬此類。適合不想冒險或帶長輩。
- 高價位精緻餐廳: 單點菜餚常 NT$500起跳,甚至上千。強調頂級食材、創意料理、精緻裝潢與服務。人均消費輕鬆破 NT$1,500。這類我比較少常吃,畢竟荷包深度有限。通常是特殊節日才會考慮。
- 吃到飽: 如「泰鼎」,平日午餐約 NT$600+,晚餐假日約 NT$700+。適合食量大、想一次嘗多種菜色者。
簡單來說,想吃粗飽找小店,想聚餐聊天選中價位單點,重視環境氣氛去百貨或主題餐廳,大胃王選吃到飽!
臺北泰式料理點餐小技巧 & 我的個人偏執
分享幾個我多年吃臺北泰式料理累積下來的小心得(或說是個人堅持):
- 辣度要講清楚: 臺灣人普遍吃辣程度跟泰國人差很多!點菜時一定要明確告知服務生你能接受的辣度:小辣、中辣、大辣、還是「泰國辣」?別為了面子硬撐,結果辣到吃不下就浪費了。有些店會主動問,有些你得自己講。我通常先點中辣試水溫(除非是很熟的店)。
- 白飯是靈魂伴侶: 泰式料理超下飯!點咖哩、打拋豬、涼拌菜,拜託一定要配飯。香米飯(Khao Suay)配咖哩絕配,糯米飯(Khao Niao)配烤雞或沙拉超讚。別省飯錢!一鍋好的泰國香米飯,香氣撲鼻粒粒分明,是評判餐廳用不用心的細節之一。臺北有些店飯煮得很差,濕軟沒香氣,直接扣分。
- 酸味合不合胃口很重要: 泰式料理的酸,主要來自檸檬(萊姆)、羅望子醬。有些人很愛,有些人覺得太刺激。像我超愛冬蔭功那種強勁的酸辣,但同行的朋友有時就受不了。點湯類或涼拌菜前,稍微思考一下自己和同伴對酸的接受度。愛酸的人點涼拌菜一定要問能不能加酸(Bao Prik),通常店家都很樂意。
- 蝦醬/魚露恐懼症? 蝦醬(Kapi)和魚露(Nam Pla)是泰式料理不可或缺的調味靈魂,提供鹹鮮味。但有些人真的非常抗拒那股特殊氣味(俗稱的「臭普味」)。點菜時可以稍微留意:蝦醬空心菜、某些涼拌菜、部分咖哩(尤其是鄉村類)可能味道較明顯。如果不確定,點菜時可以婉轉詢問服務生。習慣就好,其實那才是精髓!
- 泰奶甜度是關鍵! 道地的泰式奶茶(Cha Yen)超甜!臺北大部分餐廳為了迎合本地口味,甜度都有降低。如果你習慣喝臺灣飲料的半糖微糖,點泰奶時可以問問看能不能少糖或甜度調整。但說真的,少了那份甜膩,有時就不夠「泰」了!這是個矛盾。
我心中的臺北泰式料理夢幻清單 (個人主觀!僅供參考)
純粹以「我自己」的口味喜好,不考慮價格環境,只論「吃到會開心」的程度,來個夢幻榜單吧!
- 最想念泰國街頭味: 象廚 打拋豬飯 / 曼谷魚 酸辣生蝦
- 最愛咖哩獎: 香米 綠咖哩雞 / 泰集 黃咖哩軟殼蟹 / 曼谷魚 瑪莎曼咖哩牛
- 湯品之王: 香米 檸檬魚湯汁 (算湯吧?) / 泰集 酸辣蝦湯 / 泰滾 冬蔭功鍋底
- 白飯殺手: 香米 檸檬魚湯汁 + 蝦醬空心菜 / 象廚 打拋豬飯 / 泰集 黃咖哩軟殼蟹
- 視覺兼美味甜品: Lady nara 三色芒果糯米飯 / 香米 芒果糯米飯 / 大心 黑火山泰奶茶
- 挑戰味蕾獎: 曼谷魚 酸辣生蝦 (夠嗆!) / 泰北風味餐廳的 青辣椒醬 (Nam Prik Noom, 找到好吃的店時)
- CP值王者: 象廚 / 泰鼎 (吃到飽模式)
臺北泰式料理 Q&A:你問我答!
最後,整理幾個我常被朋友問,或自己也曾經好奇的問題:
Q1: 臺北泰式料理這麼多,初學者該從哪幾道菜開始嘗試比較安全?
A: 完全理解!第一次嘗試泰式料理,怕踩雷很正常。我會建議從這幾樣接受度超高的入門:1. 泰式炒河粉 (Pad Thai): 鹹甜帶點微酸,河粉Q彈,通常有蛋、豆乾、蝦米、花生碎,很少人會討厭它! 2. 綠咖哩雞 (Gaeng Keow Wan Gai): 溫潤的椰奶咖哩,帶點香料的溫和辣度,雞肉軟嫩,配飯超讚! 3. 月亮蝦餅: 這其實是臺灣發揚光大的創意菜(泰國有類似的炸蝦餅),但幾乎沒有人不愛!酥脆外皮包裹滿滿蝦漿,沾梅子醬,大人小孩都喜歡。 4. 蝦醬空心菜/高麗菜: 清脆蔬菜炒上濃鬱鹹香的蝦醬,非常下飯。避開太酸(如涼拌青木瓜沙拉初始版)或太辣(如某些打拋豬)的選項,通常不會出錯!
Q2: 想請泰國朋友吃飯,臺北哪家餐廳口味最道地、不容易被嫌棄?
A: 哇,這壓力有點大!畢竟泰國朋友的口味標準可是很高的。從我帶過泰國朋友(和在臺泰國友人)的經驗,以及他們的反饋,這幾家比較常獲得認可:
- 曼谷魚泰式家庭料理: 老闆泰國人,口味非常傳統,尤其是酸辣生蝦這類經典菜,夠勁夠地道。環境簡單但味道實在。
- 象廚: 打拋豬、綠咖哩飯等簡餐,口味很貼近泰國街頭的感覺,價格也實在。
- 香米: 雖然有調整,但基本功紮實,檸檬魚、綠咖哩、蝦醬菜的處理都相當到位,環境也較好。泰國朋友也覺得好吃。
關鍵還是點對菜!避開過度調整的創意菜,點經典款:酸辣生蝦、涼拌木瓜絲(Som Tum Thai)、冬蔭功湯、各種咖哩、烤雞頸肉串、打拋料理(選辣一點)、青辣椒醬(Nam Prik Noom)配蔬菜糯米飯等。重點是「辣度」和「酸度」要夠,別點那些甜膩膩的臺灣版就好。
Q3: 臺北哪裡有比較道地的泰北料理?想吃咖哩麵(Khao Soi)!
A: 這個比較難!純粹專做泰北風味的餐廳在臺北真的比較少見,不像曼谷菜那麼普及。不過,還是有幾家有提供不錯的Khao Soi或部分北泰特色菜:
- 泰美泰國原始料理 (臺北東區): 這家算是在臺北推廣北泰料理比較知名的。他們的咖哩麵(有時寫黃金麵)是招牌,雞腿或牛肉口味,麵條口感、咖哩濃鬱度、配料(酸菜、紅蔥頭、辣油)都做得相當道地。也有賣酸肉(Sai Oua)、青辣椒醬(Nam Prik Noom)等。
- 心泰原創泰式料理 (大安區): 這家也有提供Khao Soi,評價也還不錯,口味比較溫和一些。
- 部分特色小店: 像「三姊妹泰國菜」(在永和,但近臺北)也被一些食客推薦過北泰菜色。建議去之前可以打電話詢問店家當天是否有供應Khao Soi或北泰菜色。
要找到像清邁街頭那樣道地且多樣的確實不容易,但泰美的Khao Soi確實能解饞!想吃點臺北泰式料理中不一樣的風情,可以去試試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