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為一個血液裡流淌著糖漿、聞到奶油香就走不動路的美食狂熱者,我的廚房簡直就是蛋糕食譜的實驗戰場!記得第一次挑戰古典巧克力蛋糕,那慘不忍睹的塌陷模樣,連我家狗狗都嫌棄地撇過頭…但失敗是成功的媽媽嘛!經過無數次的麵粉大戰與烤箱溫度的捉迷藏,我終於摸透了幾款經典又實用的家用蛋糕食譜,重點是成功率超高,新手也能變大師!
目錄
下面的幾個蛋糕食譜,可是我摔破好幾個碗才換來的寶貴經驗呢!想當年那個烤焦的戚風,唉,說多了都是淚(但現在絕對不會了!)。
台灣人最愛蛋糕口味排行榜 (我的私房觀察!)
排名 | 蛋糕口味 | 受歡迎關鍵點 | 適合場景 |
---|---|---|---|
1 | 經典巧克力 | 濃郁大人味、療癒首選 | 生日、情人節、日常療癒 |
2 | 輕乳酪 | 清爽綿密、入口即化 | 下午茶、長輩慶生、伴手禮 |
3 | 新鮮水果 | 視覺繽紛、酸甜清爽 | 夏日聚會、節慶派對 |
4 | 伯爵茶香 | 茶香優雅、風味獨特 | 閨蜜午茶、質感送禮 |
5 | 古早味海綿 | 懷舊單純、百搭不膩 | 早餐、孩子點心 |
(這個排行榜是我綜合自己賣蛋糕的經驗、朋友聚會觀察,還有社團裡大家狂問的食譜整理出來的,絕對貼近咱們台灣人的胃!)
古典巧克力蛋糕 (濃郁系代表)
每次心情低落,做這個蛋糕就是我的特效藥,滿屋子濃郁的巧克力香,什麼煩惱都飛走了。這款蛋糕食譜真的是巧克力控的終極救贖!
-
食材 (6吋圓模):
- 苦甜巧克力 (70%以上): 150克 (一定要用好巧克力,味道差很多!)
- 無鹽奶油: 120克 (事先切小塊放室溫軟化)
- 細砂糖: 80克 (怕甜的可以減到60g,但別太少,會影響質地)
- 室溫雞蛋: 3顆 (一定要室溫!冰的容易油水分離)
- 低筋麵粉: 40克 (過篩兩次更細膩)
- 無糖可可粉: 20克 (過篩)
- 泡打粉: 1/4小匙 (可省略,但加了組織更鬆一點)
- 鹽: 一小撮 (提味關鍵!)
-
做法:
- 預熱&準備: 烤箱預熱 170度C。模具抹上薄薄一層奶油(或噴烤盤油),底部鋪烘焙紙。這個步驟千萬不能省,不然脫模時你會哭!
- 融化巧克力&奶油: 把切碎的巧克力和奶油放在耐熱盆中,隔水加熱(水溫不要太滾,中小火就好),用刮刀輕輕攪拌到完全融化、光滑無顆粒。離火,稍微放涼一下(摸盆邊溫溫的就好)。
- 混合糖與蛋: 在另一個盆中,將砂糖和室溫雞蛋用打蛋器攪打均勻,不需要打到發泡,只要糖溶化、顏色變淺一點點就好。想想你打蛋的樣子,別太用力!
- 結合濕料: 把稍微放涼的巧克力奶油糊倒入蛋糖糊中,輕輕攪拌均勻。你會得到一盆美麗閃亮的深咖啡色液體。
- 加入粉類: 將過篩好的低粉、可可粉、泡打粉和鹽,分兩次加入濕料中。每次都用切拌法(像炒菜一樣,從底部翻上來)拌勻,絕對不要過度攪拌!看不到乾粉就停手。過度攪拌會出筋,蛋糕就硬了!
- 烘烤: 將麵糊倒入準備好的模具中,輕敲幾下震出大氣泡。送入預熱好的烤箱中層,烘烤 30-35 分鐘。用竹籤插入中心,抽出時沾有一點點濕潤的碎屑就表示好了(完全乾淨可能就烤過頭了)。千萬別像我第一次那樣,一直開烤箱門檢查!
- 冷卻脫模: 出爐後先在桌上重敲一下震出熱氣(小心燙!),放在網架上涼透才能脫模(至少1-2小時)。熱的時候脫模絕對會解體,急不得!
小秘訣時間:
- 巧克力品質是靈魂!選你平常愛吃的牌子準沒錯。
- 鹽是隱形功臣,千萬別省。
- 判斷熟度比時間更重要,每個烤箱脾氣不同。
- 這個蛋糕冷藏後吃,口感更濃郁紮實,像生巧克力一樣!撒點糖粉或配打發鮮奶油都絕配。這蛋糕食譜真的值得一試再試。
日式輕乳酪蛋糕 (雲朵般口感)
第一次吃這款蛋糕是在台北東區一家小店,那入口即化的輕盈感,簡直驚為天人!回家連試了三、四次才抓到訣竅。這份蛋糕食譜追求的就是那種飄飄然的感覺。
-
食材 (6吋固底圓模):
- 奶油乳酪 (Cream Cheese): 200克 (務必提前至少1小時取出徹底軟化)
- 無鹽奶油: 30克
- 鮮奶: 100毫升
- 低筋麵粉: 30克 (過篩)
- 玉米粉: 20克 (過篩,幫助定型)
- 室溫蛋黃: 3顆
- 室溫蛋白: 3顆
- 檸檬汁: 1/2小匙 (或白醋,穩定蛋白)
- 細砂糖: 80克 (分次加入蛋白)
-
做法:
- 隔水加熱乳酪糊: 將徹底軟化的奶油乳酪、奶油和鮮奶放入盆中,隔水加熱(小火),用打蛋器耐心攪拌到完全光滑無顆粒。離火,稍微降溫。
- 加入蛋黃與粉類: 將蛋黃一顆一顆加入乳酪糊中,每加一顆都要攪勻再加下一顆。接著將過篩的低粉和玉米粉分次加入,用打蛋器輕輕攪拌至無粉粒即可,切勿過度。完成後蓋上保鮮膜備用(防止表面結皮)。這時候可以去處理蛋白了。
- 打發蛋白霜: 確保打蛋盆和打蛋器頭乾淨、無油無水。放入蛋白和檸檬汁,用電動打蛋器中高速打至起粗泡。將砂糖分3次加入,打到濕性發泡(提起打蛋頭,蛋白霜尖端下垂呈小彎鉤狀,像鳥嘴)。千萬不要打到硬性發泡(直立尖角),蛋糕會裂給你看!這是這份蛋糕食譜成敗的關鍵點之一。
- 混合麵糊: 挖1/3蛋白霜到乳酪蛋黃糊中,用刮刀輕柔切拌均勻。再將這混合好的糊倒回剩下的蛋白霜中,繼續輕柔切拌均勻。動作要快而輕,避免消泡。拌好的麵糊應該是蓬鬆有光澤的。
- 水浴烘烤: 模具外層包上至少兩層鋁箔紙(防止進水,很重要!)。將麵糊倒入模具,輕震幾下。深烤盤注入約1-2公分高的熱水(水溫約50-60度C)。烤箱預熱160度C。將模具放入裝水的烤盤中,送入烤箱中下層。
- 分段烘烤: 先用160度C烤20分鐘,接著將溫度調降至140度C,再烤40-50分鐘。總時間約60-70分鐘。烤到蛋糕體膨起、表面均勻上色(金黃色)。關火後,烤箱門開一個小縫(可用耐熱勺卡住),讓蛋糕在裡面慢慢降溫至少1小時。這步驟是為了防止劇烈熱脹冷縮導致塌陷回縮!非常重要!
- 冷卻脫模: 完全冷卻後(可以放冰箱冷藏更好脫模),用薄刀小心沿著模具邊緣劃一圈,倒扣即可脫模。表面可能會有點皺皺的,那是正常的「天使之吻」!
小秘訣時間: 蛋白霜狀態是靈魂!水浴和慢速降溫是防止塌陷的關鍵。冷藏至少4小時以上再吃,風味更佳,口感更綿密!這份蛋糕食譜追求細膩,急不得。失敗了別氣餒,再試一次!
伯爵茶戚風蛋糕 (茶香迷人)
我超愛伯爵茶那股佛手柑的香氣!把這香氣融入戚風,配上一杯熱紅茶,就是完美的英式午茶時光。這個蛋糕食譜的靈感來自一次不小心把茶包掉進麵粉裡的意外…
-
食材 (7吋中空戚風模):
- 伯爵茶葉 (研磨成細粉狀): 2大匙 (約6克,用茶包就剪開倒出茶葉磨粉)
- 熱水: 80毫升 (用來泡茶)
- 低筋麵粉: 90克 (過篩)
- 泡打粉: 1/4小匙 (可省略,加了更穩)
- 鹽: 一小撮
- 蛋黃: 4顆
- 沙拉油: 50毫升 (或味道淡的植物油)
- 蛋白: 4顆
- 檸檬汁: 1/2小匙
- 細砂糖: 80克 (分次加入蛋白)
-
做法:
- 萃取茶香: 將研磨好的伯爵茶粉倒入熱水中,浸泡約10分鐘,讓茶香充分釋放。過濾掉茶渣(或用超細網),取60毫升濃郁的伯爵茶水,放涼備用。茶渣可以留一點點(真的只要一點點)加入麵糊增添口感,但太多會苦澀。
- 混合蛋黃糊: 在蛋黃盆中加入冷卻的伯爵茶水和沙拉油,用打蛋器充分攪拌乳化(呈濃稠乳液狀)。將過篩的低筋麵粉、泡打粉和鹽加入,用打蛋器「之」字形攪拌至無乾粉即可,切勿過度。完成的蛋黃糊質地順滑。這時候可以預熱烤箱170度C。
- 打發蛋白霜: 確保盆乾無油水。蛋白加檸檬汁,中高速打至粗泡。砂糖分3次加入,打至乾性發泡(硬性發泡),即提起打蛋頭有短小直立的尖角,盆倒扣也不會流動。戚風需要硬挺的蛋白霜支撐。
- 混合麵糊: 挖1/3蛋白霜到蛋黃糊中,用刮刀大幅度切拌均勻。再將此糊倒回剩餘蛋白霜中,快速輕柔地用切拌法拌勻,注意底部也要翻上來,避免消泡或殘留蛋白塊。動作要快!完成的麵糊是蓬鬆、有光澤且濃稠的。
- 入模烘烤: 將麵糊從高處倒入乾淨無油無水的戚風模中(千萬不要抹油或放烤紙!)。輕震幾下或用竹籤劃圈消除大氣泡。立即送入預熱好的烤箱中下層。用170度C烤40-45分鐘。觀察蛋糕膨脹到最高點並稍微回落,表面呈現均勻金黃色,用手輕拍表面有彈性且無沙沙聲即可。
- 倒扣冷卻: 出爐後立即從高處重摔一次震出熱氣,然後馬上倒扣在一個瓶口上(或專用倒扣架),讓蛋糕體懸空完全冷卻(至少1.5-2小時)。沒徹底冷卻就脫模會嚴重縮腰!別問我怎麼知道的…
小秘訣時間:
- 伯爵茶粉磨細一點,香氣釋放更好。茶水一定要冷卻!
- 戚風模具絕對不能防沾! 靠麵糊爬升黏住模具壁才能長高。
- 蛋白打發要足,混合要輕快,倒扣要徹底!這三點是戚風成功的鐵律。
- 脫模時用專用脫模刀或用手沿著模具邊和煙囪處輕輕按壓分離,最後頂部往下推。這份充滿茶香的蛋糕食譜,絕對值得你挑戰!
水果鮮奶油蛋糕 (視覺與味覺的饗宴)
這是最能發揮創意的蛋糕食譜!慶生、派對、野餐,只要有它登場,絕對是焦點。還記得第一次幫朋友做生日蛋糕,手忙腳亂,鮮奶油打到油水分離… 現在總算是練出了點心得。
-
基礎海綿蛋糕體 (6吋圓模 x 2片):
- 室溫雞蛋: 3顆
- 細砂糖: 80克
- 低筋麵粉: 90克 (過篩)
- 無鹽奶油: 30克 (融化後放溫涼)
- 鮮奶: 30毫升 (溫熱)
-
香緹鮮奶油 & 裝飾:
- 動物性鮮奶油: 400毫升 (冷藏)
- 細砂糖: 30-40克 (依喜好甜度調整)
- 香草精: 1/2小匙 (可省略)
- 當季新鮮水果: 適量 (草莓、奇異果、藍莓、芒果、葡萄等,洗淨擦乾切片或切塊)
-
蛋糕體做法:
- 全蛋打發: 將室溫雞蛋和砂糖放入打蛋盆(盆底可以墊溫水幫助打發),用高速打發至蛋糊顏色變淺白、體積膨脹約3-4倍,劃過有明顯紋路且不易消失(寫8字約停留5-10秒),即為「全蛋打發」狀態。這是海綿蛋糕蓬鬆的關鍵。
- 加入粉類: 將過篩的低粉分2-3次加入蛋糊中,每一次都用刮刀以切拌法 (J字型)輕柔快速地拌勻至無乾粉。切勿畫圈攪拌!
- 融合奶油牛奶: 將融化後溫涼的奶油和溫熱的鮮奶混合均勻。取一小部分麵糊 (約1-2勺)加入奶油牛奶液中,快速攪拌均勻。再將此混合物倒回主麵糊盆中,同樣用刮刀輕柔快速地切拌均勻。完成的麵糊光亮流暢。
- 烘烤: 將麵糊倒入底部鋪烘焙紙的模具中(約7-8分滿),輕震幾下。烤箱預熱170度C,烤25-30分鐘至表面金黃,輕按有彈性,竹籤插入無沾黏。出爐輕摔一下,連模倒扣在網架上,徹底放涼後再脫模、去皮、分切成兩片。
-
組合裝飾:
- 打發鮮奶油: 將冰透的鮮奶油、砂糖和香草精放入冰過的打蛋盆中,用中高速開始打發。當鮮奶油變濃稠、開始出現紋路時,轉低速,打到約8分發(提起打蛋頭,鮮奶油尖端呈小彎鉤,適合抹面夾餡)即可。千萬不要打到粗糙或出水(9-10分發適合擠花)。打發時盆底最好再墊一個裝冰塊的大盆。
- 組合: 取一片蛋糕放在轉台上或盤子上,抹上一層鮮奶油。鋪上部分切丁的水果(避免太大塊或水分太多的擺中間層)。再擠上一層鮮奶油蓋住水果並抹平。蓋上第二片蛋糕,輕輕壓實。
- 抹面: 用抹刀取適量鮮奶油,塗滿蛋糕頂部和側面,粗略抹平。可先進行「粗抹」(crumb coat):抹一層薄薄的鮮奶油蓋住蛋糕屑,冷藏10-15分鐘定型後,再進行正式抹面,會更平整漂亮(這步驟可省略,但效果差很多)。
- 裝飾: 盡情發揮創意!在蛋糕頂部擺上漂亮的水果切片(草莓、奇異果片、藍莓等),側面可以擠上簡單的奶油花,或撒上開心果碎、杏仁片增加口感。也可以淋上果醬增加風味層次。
小秘訣時間:
- 鮮奶油務必選動物性鮮奶油(如總統牌、鐵塔牌),味道天然不膩。植物性鮮奶油(含反式脂肪)不健康且口感假假的,不推薦。
- 鮮奶油、盆、打蛋頭都要足夠冰冷才能順利打發!夏天請開冷氣或在冷氣房操作。
- 組合好的蛋糕冷藏至少2小時再切,風味融合更好,切面也乾淨漂亮。這份蛋糕食譜是派對的常勝軍!
家庭烘焙常見問題排行榜 (你中招過幾個?)
問題描述 | 可能原因 | 簡單解決方案 |
---|---|---|
1. 蛋糕出爐嚴重塌陷縮腰 | 未烤熟、烘烤中開門過多、蛋白消泡嚴重、出爐未震&倒扣(戚風)、麵糊攪拌過度出筋 | 確認熟度、勿常開門、輕柔混合、依食譜做倒扣動作、勿過度攪拌 |
2. 組織粗糙有大孔洞 | 麵糊入模未震出大氣泡、粉類未過篩結塊、液體材料溫度差異過大導致攪拌不易均勻 | 入模輕震幾下、粉類務必過篩、材料溫度儘量接近(室溫為佳) |
3. 蛋糕底部凹陷 | 下火溫度過高、模具放置位置太靠近下火 | 降低下火溫度、烤盤往上移一層、烤箱底放個烤盤隔熱試試 |
4. 表面裂開 | 上火過高、麵糊量太多、蛋白打過頭(某些蛋糕如輕乳酪要求濕性發泡) | 降低上火、麵糊勿倒太滿、掌握正確蛋白霜狀態 |
5. 鮮奶油很難打發或易化 | 鮮奶油/工具溫度不夠冰、環境溫度太高、攪打過度變豆腐渣 | 確保所有工具冰冷、夏天開冷氣、低速打到8分發即可留意狀態 |
6. 蛋糕吃起來很乾 | 烤過頭、配方液體比例不足、烤箱溫度過高 | 縮短烘烤時間、確認配方液體量、購買烤箱溫度計確認實際爐溫 |
7. 脫模困難易破 | 未完全涼透就脫模、模具防沾處理不足(非戚風模) | 耐心等待完全冷卻!、模具抹油灑粉或鋪烘焙紙 |
(這都是血淚經驗換來的清單啊!特別是那個沒涼透就脫模的教訓,太深刻了…)
這些年跟烤箱培養感情,深深覺得烘焙就像一場對話。每個麵糊都有自己的脾氣,每台烤箱都有自己的個性。我的這些蛋糕食譜,記錄下的是我跟它們磨合的點點滴滴。從一開始的災難現場,到現在偶爾也能烤出像樣的成品,那份成就感真的難以形容。做壞了也沒關係,自己做的,含淚也要吃完(或者… 偷偷餵給垃圾桶也行啦!),重點是享受那個過程,和分享時的快樂。相信我,只要跟著這些步驟,避開那些我踩過的坑,你也一定能做出讓你驕傲的甜蜜作品!
Q&A 時間 (烘焙好朋友常問我這些!)
Q:做好的蛋糕一次吃不完,該如何保存最好? A:這是好問題!分情況處理:
- 有鮮奶油/水果裝飾的蛋糕: 務必放冰箱冷藏,最好在2天內吃完,水果才不會出水變質。用大的蛋糕盒或倒扣一個大碗蓋著,避免鮮奶油沾染異味或脫水乾掉。
- 海綿/戚風/巧克力蛋糕體(無奶油夾餡): 完全密封後(用保鮮膜包緊或用密封盒), 常溫可以放1-2天沒問題(冬天更久一點)。想放更久?切片用保鮮膜包好,放冷凍庫! 要吃之前拿出來稍微回溫,口感幾乎不打折,像輕乳酪蛋糕冷凍後吃更像冰淇淋,超讚!我覺得冷凍是家庭烘焙保存蛋糕體最好的方式。
- 乳酪蛋糕: 冷藏可以放3-5天沒問題(注意表面不要乾掉),冷凍可以放1-2個月。冷凍的拿出來冷藏慢慢解凍就好。
Q:為什麼我的戚風蛋糕總是長不高又縮腰?感覺好挫折… A:戚風被叫做「氣瘋」不是沒道理的!根據我的經驗,縮腰主因九成是 「沒徹底涼透就急著脫模!」 它內部結構還在熱,撐不住重量就會塌給你看。解決辦法超簡單卻最難做到: 耐心! 一定要等到蛋糕體摸起來完全涼了(至少1.5-2小時),再進行脫模動作。其他可能原因包括:蛋白霜打發不足(不夠硬挺)、蛋白霜在混合時消泡太多(攪拌過度或手法錯誤)、麵粉攪拌出筋(口感會硬且不蓬鬆)、或者… 烤箱溫度嚴重不準(買個烤箱溫度計吧,很值得!)。
Q:食譜裡的糖量可以隨意減少嗎?會不會影響成品? A:我知道很多人怕甜想減糖。但必須說,糖在烘焙裡不只是提供甜味!它還扮演著:
- 保濕潤澤的角色(減太多蛋糕體可能會變乾)。
- 幫助 蛋白霜打發更穩定(減太多或不加,蛋白泡沫會比較脆弱)。
- 影響 烘烤上色 (顏色會比較淺)。
- 跟其他風味(如巧克力、茶、水果)達到 平衡 。
所以,不建議一次減超過原配方的20%。如果想健康點,可以試著用部分海藻糖(甜度低,保濕性佳)取代部分砂糖,或者選擇本身甜度需求不高的蛋糕食譜(像輕乳酪、伯爵戚風本身糖量就較低)。單純大量減砂糖,口感真的會差不少哦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