(滑手機看到朋友吃香茅烤肉,嘖,我的素食胃又在抗議了…)等等,這陣子不是常聽到越南素食料理嗎?聽說連湯頭都能做得鮮掉眉毛?那股子清爽勁兒,簡直是臺灣悶熱天氣裡的救星!身為一個看到「新開素食店」招牌就會自動轉彎的吃貨,這趟越南素食探索之旅,我走定了。從北到南,還真給我挖出不少寶藏,那股融合了香料層次與蔬果清甜的魔力,徹底顛覆了我對「素食=清淡」的刻板印象。
越式素食的靈魂:香草與發酵的魔術

走進任何一家地道的越南素食料理小店,撲鼻而來的絕不是單調的豆味。相信我,第一次聞到那股混合了薄荷、九層塔、刺芫荽的清新香草味,混著微微發酵的醬香,口水真的會不爭氣地分泌!這才是開啟越南素食的正確方式嘛。
那些讓舌頭跳舞的關鍵角色:
- 魚露替代品 (Nước Chấm Chay): 這可是精髓!用鳳梨、番茄熬煮,加上醬油、檸檬汁、糖調製出的酸甜鹹鮮醬汁,沾春捲、拌米粉,一碟搞定。少了魚腥,鮮味卻一點不打折,你說神不神?
- 發酵豆醬 (Tương Chay): 黃豆或米發酵成的稠厚醬料,帶著溫和的鹹鮮與獨特韻味(老實說,第一次吃覺得有點怪,但越吃越上癮!)。檬粉裡拌上一小匙,整碗的層次立刻飆升。
- 新鮮香草大軍: 這絕對是越南素食料理區別於其他菜系的黃金陣容!薄荷的沁涼、九層塔的濃烈、刺芫荽的微辛、紫蘇的獨特香氣…吃河粉、春捲時豪爽地抓一把塞進嘴裡,各種香氣在口中炸開,爽度破錶!少了它們,就像珍珠奶茶沒了珍珠——完全不是那個味兒。
經典必吃!我的越式素食心願排行榜

吃了快二十家,總有些菜是看到必點,不吃會惦記的。根據我的「回訪率」和「驚豔度」,硬是排出這個排行榜:
排名 | 菜色名稱 | 關鍵特色 | 我的私心點評 | 美味度 |
---|---|---|---|---|
冠軍 | 素食越式酸辣湯 | 番茄酸香 + 鳳梨果甜 + 綜合香料蔬菜熬煮 | 湯頭清澈卻濃鬱,酸辣平衡得超完美!夏天沒胃口?喝一碗,保證胃口大開! | |
亞軍 | 越式鮮蔬炸春捲 | 米紙包裹芋頭絲、木耳、紅蘿蔔、粉絲 | 外皮炸得”卡滋”酥脆,內餡濕潤有嚼勁,沾點魚露替代醬,一口接一口停不下來! | |
季軍 | 生菜春捲 (Gỏi Cuốn) | 晶瑩米紙包入米粉、生菜、香草、豆腐 | 清爽無負擔的首選!米紙Q彈,餡料新鮮,醬汁是靈魂! | |
殿軍 | 越式炒河粉 (Phở ào) | 寬河粉大火快炒,醬油香氣足 | 鑊氣十足!簡單卻考驗功夫,醬香要夠,河粉要Q彈不爛。 | |
第五 | 越式法國麵包 (Bánh Mì Chay) | 酥脆法棍夾入醃蘿蔔絲、小黃瓜、香菜、辣椒 + 素肉醬/豆製品 | 早餐或點心絕配!法棍的酥脆聲響是聽覺享受,內餡酸甜辣鹹一次滿足。 |
(站在小店門口,猶豫著要不要挑戰第五顆星的法棍,老闆娘探頭笑說:「今天的酸辣湯特別夠味哦!」好吧,胃容量警報暫時解除…)
嚴選!全臺巷弄裡的越式素食美味據點

跑了這麼多地方,口袋名單當然要分享!這些店可都是我用「鐵胃」實測出來的,絕對真誠,優缺點一併奉上:
📍 越香蘭 越南素食料理
- 地址: 臺北市大同區重慶北路三段
- 營業時間: 11:00-14:30 / 17:00-20:30 (週一休)
- 價格區間: 麵飯類 NT$130-180 / 小菜 NT$60-120
- 必點選單: 酸辣湯河粉 (湯頭真的一絕)、炸春捲 (皮薄餡多超酥脆)、香茅豆腐 (入味下飯)
- 個人評價: 這家的湯頭真的沒話說!酸、辣、甜、鮮融合得非常完美,香料味足卻不搶戲。炸春捲是我吃過數一數二棒的,皮超脆!不過用餐時間人爆炸多,要有等位的心理準備,而且店內位置擠了點。老闆娘嗓門大但人很親切。
📍 蓮花越南素食
- 地址: 新北市中和區華新街巷
- 營業時間: 10:30-20:00 (無休)
- 價格區間: 麵飯類 NT$110-160 / 小菜 NT$50-100
- 必點選單: 越式炒河粉 (鑊氣香!)、生菜春捲 (新鮮清爽)、咖哩蔬菜麵包 (濃鬱夠味)
- 個人評價: 華新街這帶越南菜不少,這家素食專門店很受歡迎。炒河粉功力深厚,醬香撲鼻,河粉Q彈。生菜春捲給的香草量很足,新鮮。咖哩沾法國麵包吃很過癮。整體口味偏臺一點點,但價格實在,份量也足。缺點是招牌不明顯要仔細找。
📍 心蓮心 素食坊 (越南風味)
- 地址: 桃園市中壢區龍岡路三段
- 營業時間: 11:00-14:00 / 17:00-20:00 (週二休)
- 價格區間: 麵飯類 NT$120-170 / 小菜 NT$60-110
- 必點選單: 越式法國麵包 (餡料豐富)、鮮蔬涼拌米線 (夏天首選)、素肉醬米線 (鹹香開胃)
- 個人評價: 龍岡忠貞市場周邊美食多,這家越南素食是亮點。法國麵包外酥內軟,醃菜給得大方爽脆!涼拌米線的醬汁調得好,酸甜清爽。店內乾淨舒適,老闆夫婦很用心。但部分菜色的素肉感較重,偏好原生食材的朋友可能要注意。
📍 妙香越式素食
- 地址: 臺中市西區美村路一段巷
- 營業時間: 11:00-14:30 / 17:00-20:30 (週三休)
- 價格區間: 麵飯類 NT$140-200 / 小菜 NT$70-130
- 必點選單: 招牌綜合河粉 (一次嘗多種料)、香葉煎餅 (特殊口感)、越式咖啡 (香濃)
- 個人評價: 非常有特色的小店!綜合河粉料多實在,湯頭清甜。香葉煎餅(類似越南的可麗餅)是特色,脆脆的邊緣搭配生菜沾醬很有趣。老闆娘自製的辣椒醬很夠勁。環境小巧溫馨,但價格在中部算稍高一點點。
📍 小越廚 蔬食
- 地址: 臺南市東區東安路
- 營業時間: 11:00-14:30 / 17:00-20:30 (週四休)
- 價格區間: 麵飯類 NT$130-190 / 小菜 NT$65-120
- 必點選單: 火車頭湯粉 (湯頭濃鬱)、甘蔗素蝦 (造型口感特別)、酸子涼拌青芒果 (開胃)
- 個人評價: 裝潢有質感,擺盤也講究。火車頭湯粉湯頭確實熬得用心,料也豐富。甘蔗素蝦是趣味菜,吃個口感。涼拌青芒果酸爽解膩。整體精緻度較高,相對價格也高些。部分菜色的創新感大於傳統味。
📍 慈香庭 (高雄駁二店) – 越式素食區
- 地址: 高雄市鹽埕區大義街- (駁二大義倉庫C9)
- 營業時間: 11:30-14:00 / 17:30-21:00
- 價格區間: 單點越式菜 NT$180-350 / 亦有Buffet
- 必點選單: Buffet中的越式春捲、涼拌木瓜絲、現煮河粉區
- 個人評價: 大型精緻素食自助餐,設有專門的越式料理區。好處是一次能吃到多種越式小點,春捲、涼拌類做得不錯,現煮河粉湯頭也可以。環境舒適,選擇多元。但畢竟是Buffet形式,口味精緻度無法與專賣店相比,價格也較高。
📍 善菓蔬食 越式風味 (新北板橋店)
- 地址: 新北市板橋區文化路一段樓
- 營業時間: 11:30-14:30 / 17:30-21:30
- 價格區間: 單點越式菜 NT$220-380 / 套餐 NT$450+
- 必點選單: 越式香茅素排、招牌酸辣湯、椰香西米露
- 個人評價: 裝潢氣派的連鎖精緻蔬食餐廳。越式香茅素排入味,酸辣湯料多夠味。擺盤漂亮,適合聚餐。價格屬中高價位,調味上為了迎合大眾,酸辣度可能稍作調整(我覺得不夠勁!)。
📍 阿好嬸 素食越南小吃
- 地址: 高雄市三民區熱河一街
- 營業時間: 10:30-19:30 (週日休)
- 價格區間: 麵飯類 NT$85-120 / 小菜 NT$40-75
- 必點選單: 素肉燥飯+綜合湯 (傳統味)、涼拌米線 (簡單美味)、炸豆腐 (酥香)
- 個人評價: 在地超高CP值小店!口味家常,就是那種巷口會懷唸的味道。素肉燥飯鹹香下飯,綜合湯料多實在。涼拌米線清爽。價格超級親民(佛心來著),缺點是環境非常簡單樸實(沒冷氣夏天很拚)。
📍 越好吃 素食越南料理
- 地址: 彰化縣員林市靜修路
- 營業時間: 10:30-14:00 / 16:30-20:30 (週一休)
- 價格區間: 麵飯類 NT$110-160 / 小菜 NT$50-90
- 必點選單: 招牌越式湯麵 (清甜)、炸芋頭春捲 (特色)、越式鮮蔬煎餅
- 個人評價: 員林地區的好選擇!湯麵湯頭溫潤順口,喝得出蔬菜甜味。炸芋頭春捲餡料綿密香濃,好吃!煎餅份量足。老闆娘很客氣。屬於穩定型的好味道。
📍 草堂禪意蔬食 (越式料理)
- 地址: 花蓮縣花蓮市節約街
- 營業時間: 11:30-14:00 / 17:30-20:30 (週二休)
- 價格區間: 越式單點 NT$200-320 / 套餐
- 必點選單: 越式禪風火鍋 (湯頭特別)、香茅素串、椰漿紫米
- 個人評價: 結閤中式養生與越式風味的特色蔬食館。火鍋湯頭融入中藥材和越式香料,很特別(但非傳統越式)。香茅素串烤得不錯。環境清幽舒適。想吃純正越南味可能不適合,但想嘗試創新融合菜可以來。價格稍高。
(在阿好嬸那沒有冷氣的小店裡,汗流浹背地扒完一碗肉燥飯,抬頭問老闆娘:「這麼熱的天,您怎麼受得了啊?」她揮揮手笑得爽朗:「哎唷,客人吃得開心比較重要啦!」這份在地的樸實熱情,有時比冷氣還讓人舒心。)
我的越南素食料理心得筆記

吃了這麼多,真心覺得要把越南素食料理做得道地又精緻,下面這些真是關鍵,偷學了幾招分享給大家:
- 湯頭是命脈: 蘿蔔、玉米、甘蔗、香菇蒂、烤過的洋蔥薑…這些都是熬湯的秘密武器。時間!時間!時間!慢火細熬才能逼出層次。偷喝過店家的湯底,那股鮮甜絕對不是味精包能泡出來的。
- 香草要新鮮大氣: 九層塔、薄荷、越南香菜,絕對不能小氣!一大把直接給客人,自己豪邁地加,那新鮮的香氣是乾燥香料完全比不上的。看過一家店香草給得摳摳搜搜,整碗河粉立刻遜掉。
- 醬汁決定勝負: Nước Chấm (素食魚露) 調得好,整盤菜就活了。檸檬汁的酸、糖的甜、水的比例、辣椒的勁道,差一點點味道就跑掉。有次自己在家試做,調了三次才勉強接近店裡的味道,真佩服老闆們的手感。
- 口感層次是亮點: 想想炸春捲的酥脆、生春捲米紙的Q彈、米粉的滑順、生菜的爽脆、豆芽的清脆…嘴巴忙得很!食材處理要用心。
關於越南素食料理的Q&A
Q1:越南素食料理真的完全不含蔥蒜洋蔥嗎?
A:這點真的要注意!傳統越南菜常用蔥蒜洋蔥(Hành, Tỏi, Hẹ)。但臺灣的越南素食料理,為了符合本土「純素」(Vegan)或「佛教素」的需求,絕大多數店家會主動避開「五辛」(蔥、蒜、韭、蕎、興渠),並在選單或招牌上特別標註「純素」或「無五辛」。不過,為了保險起見,特別是點餐時,建議主動詢問一下老闆:「請問這個有含蔥蒜嗎?」(露出我的擔憂眼神)很多老闆都習慣了,會立刻跟你確認。
Q2:越南素食會不會很難找到蛋白質來源?吃起來很空虛?
A:完全不會!這一點我覺得是越南素食料理很聰明的地方。除了常見的豆腐、豆包,他們很會運用:
- 各種菇類: 香菇、木耳、杏鮑菇…增加口感與鮮味。
- 豆製品變化: 素火腿、素肉燥、素蝦(常以蒟蒻或山藥製作)、素魚…造型和口感都做得頗有巧思(雖然偶爾覺得某些素料味太重)。
- 花生與堅果: 涼拌菜或沾醬常加入碎花生,增添香氣和蛋白質、健康油脂。
- 鷹嘴豆、扁豆: 有些湯品或咖哩會加入。
再加上米粉、河粉等主食,其實一份餐點下來,飽足感和營養都很夠。重點是調味好,吃起來完全不無聊!
Q3:第一次嘗試越南素食,推薦從哪道菜入門比較不會踩雷?
A:哈,這題問對人了!根據我帶無數「素食初體驗」朋友的經驗:
- 首推「生菜春捲 (Gỏi Cuốn)」! 視覺清爽(透明米紙包著多彩食材),口感豐富(Q彈米紙、脆生菜、滑米粉、香草爆發力),搭配酸甜沾醬,幾乎沒有人不喜歡。冰冰涼涼超適合夏天,絕對是安全牌第一名!
- 第二選擇「鮮蔬河粉 (Phở Chay)」或「鮮蔬米線 (Hủ Tiếu Chay)」。 重點在湯頭。選擇湯頭看起來清澈、聞起來有蔬果甜香和淡淡香料味的店家通常不會錯。熱騰騰的湯粉,加上豐富配料和大量香草,暖心暖胃。
- 喜歡濃鬱點的: 可以試試「越式咖哩蔬菜 (Cà Ri Chay)」配麵包或飯,椰奶香濃,蔬菜燉得軟嫩入味。
避開調味可能過於特殊或重口味的涼拌菜(像青木瓜絲有時酸辣很衝),以及一些特殊造型素料(除非你本來就喜歡)。先從清爽原型的食物入手,成功率高很多!
(寫到咖哩,突然想起上週那家湯頭偏甜的店…唉,還是懷念巷口那家夠勁的酸辣味。)
走過這麼多店,嚐了無數碗湯粉和春捲,我才懂得越南素食料理的迷人之處,在於它懂得平衡。 酸與甜,脆與軟,濃鬱與清新,香料與食材的本味…在舌尖交織,誰也不搶誰的鋒頭。它用滿盤的翠綠香草告訴你,素食從來不是苦行,而是一場繽紛的味覺探險。
下次當你厭倦了油膩重鹹,或是想換換口味時,別猶豫,拐進巷弄找家小店試試吧!那碗清澈卻風味十足的湯頭,那捲包裹著盛夏滋味的生春捲,或許會讓你像我一樣,從此對這股越南素食料理的清爽哲學念念不忘。記得,多要一碟沾醬,豪邁地塞入香草——這才是地道的開啟方式!你的素食美味地圖,也該有這一站。